很多人都听说过“曼德拉效应”。
有人坚信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死在狱中,甚至能回忆起那场“葬礼”的新闻画面和万人送别的场景。
可事实上,曼德拉直到2013年才去世,这是全球公认的现实。
那么问题来了:记忆错乱的是谁?
还是说,这两件事,其实都发生过,只不过不在同一个世界?
科学家对此的解释很复杂。他们说,曼德拉效应可能来自于“多重宇宙间偶发的信息穿越”。
这听起来像科幻,但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,某些人确实“记得另一个版本的世界”。
那天,蓝开才明白,不是他们错了,而是世界错位了。
就像《星际穿越》里那个多维空间的书架,有人透过时间缝隙,看见了另一个自己。
而蓝开,正是那个“被错位”的人。
他亲眼看见两个本不相交的时间线,在一瞬间交错重叠。
没有闪电,没有机器,只有一阵剧烈的头痛与耳鸣,仿佛意识被猛地吸进一条无法抗拒的隧道。
然后他睁开眼,四周是熟悉又遥远的气息:
-
教室的桌椅是淡绿色旧款;
-
手边课本还带着印刷油墨的味道;
-
外面走廊上传来广播体操的音乐。
蓝开低头看见自己的手,比记忆中小了一号。
他摸了摸口袋,空空如也。
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“蓝开,发什么呆?老师让你坐这边。”
他回过神来,顺着声音望去——乔允正坐在靠窗的位置,低头写字,余光却悄悄看向他这边。
她还是那个乔允。还没有染发,嘴角有一点点牙套的金属闪光。
她朝他笑了笑,浅浅的,很淡,却让他突然忘了自己是谁。
蓝开知道,那一刻开始,他不是回到了过去。
而是——他的意识,跳进了另一个世界中,十三岁的蓝开身体里。
这就是现在的蓝开。
2025年,现实世界的他正刷着手机看“曼德拉去世”的百科。
而在另一个世界,2003年,初一刚开学的秋天,他重新“醒来”,坐在那间熟悉的教室里,窗外银杏树还没开始发黄。
这一次,他知道太多事。
他知道哪些细节不能错过,哪些瞬间曾经决定了什么。
他知道,他曾错过了她——一次又一次。
他的脑海里,迅速闪过了四个片段。
那一次午休,他正在看窗外金灿灿的银杏叶,有同学挡住了他的视线。
“你挡住我了。”
“挡住你什么?”
“我在看叶子。”
他说的明明是窗外的树,却也在看坐在那树下位子的乔允——而大家都叫她“叶子”。
他从未对她说出口这些,但那是他最安静、也最靠近她的注视。
那次周末聚会,乔允原本是想邀请他的。
她轻轻问王积木:“有没有蓝开呀?”
可那句话没有传到他耳朵里。
他记得他没去成,也不知道她等没等他;
只知道那天之后,他们渐渐走远了。
还有那一节自由活动课,他放弃了篮球,去打乒乓。
乔允在打羽毛球,和王积木一起。
他犹豫许久,鼓起勇气问:“我可以加入吗?”
没想到她脱口而出:“好呀好呀!”
比王积木还快一步。
那是他第一次真正确信,她对他,也不是全然无感。
那一天,是2004年9月21日。
后来,他用“921”设成了无数密码的一部分。
他还记得那篇语文作文的题目是“写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”。
他写了自己曾偷偷送乔允金银花的事。
她看着他递过来的花,小声说了句:“哇,谢谢。”
他把这句话写进了作文,也藏进了心里很多年。
现在,他回来了。回到了一切开始的地方。
也许,这一次,他能让一切不再遗憾。
也许,这一次,他不会再失去她。
文章评论